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凌晓峰:中国学生非常缺乏质疑和创新精神
▲点击上方 雷锋网 关注
人工智能时代,中国要从竞争中脱颖而出,科研人员的质疑和创新精神是十分重要,也是必不可少的。
文 | AI科技评论
雷锋网AI 科技评论按:相信计算机科学领域的同学对凌晓峰教授并不陌生,他为人谦和,风趣幽默,每每回国,总是受邀在各大高校进行讲座,内容深刻,发人深思。凌晓峰教授是加拿大工程院院士,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的终身教授。凌教授在机器学习、人工智能和思维策略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和开发工作,在国际学术会议和期刊上累计发表论文 160 多篇,是知名人工智能专家。近期,凌晓峰教授受邀兼任苏州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。
凌教授表示:世界上发达国家在人工智能领域竞争尤为激烈。中美对抗,高科技领域是主战场。美国对中国进行高科技封锁,中国把人工智能作为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十分正确的,想要在该领域有所突破,质疑和创新能力是必不可少的。
中国历史与体制扼杀质疑和创新
我们的学生缺乏质疑能力有着很强的历史原因。我们的文化中对于权威缺乏质疑。中国属于农耕文明,知识的传承过程中,我们对于知识有着先天的敬畏。同时在漫长的封建历史中质疑往往意味着对权威的挑战,会株连九族,后果非常严重,从而导致我们教育方式并不能培养出问题意识和探索意识。
这点从《论语》中便可发现,《论语》中关于讨论和质疑的环节很少,基本是以一问一答而结束。更多的是弟子提出疑惑,孔子给出结论。这些结论则被奉为经典「知识」被学生背诵、记忆,而其中的辩证过程被完全忽略,更不要说对其加以质疑。反观同时代的苏格拉底,教育自始至终是以问答和讨论的形式进行,学生产生疑问,不是把答案直接告诉学生,而是先向学生提出问题,逐步引导学生产生正确的思想。这种区别在某种程度上奠定了东西方教育的不同基础。缺乏质疑意识和探究意识的教育是不可能拥有创新力的。
抛下历史包袱,时至今日,我们仍未打破传统的教育方式。当代的教育机制和大环境极大地阻碍和扼杀了学生质疑精神的发展。中国很多教育都是填鸭式教育,机械地灌输知识,然后考试,一定要按标准答案做答。我在现实中发现,中国学生经常把学习当做记忆背诵,把质疑和反思当做是「指责」和「吵架」等不和谐的行为,这种教育方法,久而久之就使学生不敢质疑,不愿意质疑,不会质疑。这实际上对培养适合于下一个 50 年的 AI 人才并不合适。
从另一方面来说,政府在出台政策之前也需要考虑到民众会如何对于政策进行质疑,以及政策是否存在可被利用的漏洞。这样质疑自己的政策,并听取民众进行反馈,才能制定出好的政策。
中国学术环境下不利于质疑和创新
我来举个例子:我经常应邀旁听一些论证会,院士专家先发完言后征求大家的意见。经常遇到的情况是,没有人有意见。这时候,院士专家指定人员来提意见,被指定人员通常会说「院士您说的对,我很支持您说的话」。很少会有真正的质疑和交流。
我发现,中国学生对于「学术明星」发表的文章一般不敢质疑。他们在读文章的时候,经常拜读的心态,逐行逐句的深究,把自己框住。这样学生更不会去质疑文章的内容,也就不会有新的突破。
在人工智能时代有所建树:提出质疑和创新
从研究角度来说,质疑就是对已经发表的文章,无论作者是谁,都以审视的眼光去质疑。质疑是非常重要的,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将过去的工作进行创新和提高,学科才能进一步发展。
质疑和创新精神是可以鼓励和培养的
在国外学术会议和课堂上,质疑和提问是经常发生的,老师上课和学生提问是交互进行的。学生对教科书和老师讲的内容都会进行提问。在大型学术会议,比如说 NeurIPS 上,人们会排起长队对演讲嘉宾进行提问。时间不够了,会后大家会围着嘉宾提问交流。今年我们在 NeruIPS 上也有一篇文章被接受和展示,展示期间一直不断有人提问交流,我们在交流中也受到很大启发。
引导和鼓励对于培养质疑的习惯尤为重要。我在苏州大学做了一个一小时的报告,留了两个小时的时间,中间不断鼓励大家提问、质疑。结果,报告气氛非常活跃,我们做了非常多的互动。报告结束后,大家把我围起来不断向我提问。
有一点我要强调的是,质疑并不是对于被质疑者的不尊重,质疑是对事不对人的,双方在交流中都会受益。
自我质疑
在学术研究中,我们经常需要自我质疑,审视自己的研究思考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和思路。我们更会考虑审稿人会如何质疑我们,因为他们会用审视的眼光审视每一篇收到的文章。这样我们能更好地回答审稿人可能提出的质疑。
在人工智能时代,中国要从竞争中脱颖而出,科研人员的质疑和创新精神是十分重要,也是必不可少的。只有这样,中国的人工智能以及社会才能更快速的发展。
◆ ◆ ◆
推荐阅读